富士康主动发起ESG第三方审核专业团队,6个月完成ESG管理的确认度 18名审计员横跨8个厂区进行跨国大调查,涵盖20多万员工。
确认员工权益无重大隐患在成立50周年之际,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制造和服务提供商富士康科技集团继续推动实施“EPS+ESG=“可持续经营理念”,去年年底正式启动第三方ESG审计机制。今年第一季度,跨集团法人的ESG第三方审计已经完成。这项调查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涵盖了中国大陆和印度的八个工厂/法人单位,通过本次调查,确认员工权益(含强迫劳动)、环境、企业伦理规范、供应链管理、管理体系无重大隐患,也对各厂区的风险系数进行了盘点,并开始逐步完善。
跨国审计计划由富士康继续推进办公室领导,首次主动计划,邀请第三方独立公正的机构进行审计。自2023年12月以来,ESG审计已被邀请到专业的外部机构进行BSI、LRQA (前身为 ELEVATE)组建审计团队,共有18名审计人员通过第三方考核,具有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经验和资格。深入集团工厂运营的各个层面,检查ESG管理流程,通过外部力量提高ESG管理的可靠性。
审计范围包括郑州、成都、观澜、衡阳、Andhra Pradesh邦、Tamil Nadu邦事业单位覆盖员工20多万人;审计团队逐一检查劳动人权、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供应商管理等相关问题的管理程序文件记录和执行情况。规划和跨国实体访问花了6个月的时间,抽查了900多个不同的职位,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个人和团体访谈。
本次调查显示,中国大陆采用电子产业通用性 RBA VAP 7.1 标准;印度地区是整合各行业(含电子)的ERSA 3.0 标准,通过第三方审计,确认集团员工权益(含强迫劳动)、环境、企业伦理规范、供应链管理和管理体系都没有重大隐患。总共缺少144个项目,其中大部分是缺乏健康、安全和劳动条件。目前,ESG团队已完成其中49个改进项目,其他项目也在继续跟踪改进。此外,环境、伦理规范和供应链管理是需要改进的零星项目。
在重点工厂,发现应优先改进项目,包括紧急出口不足、疏散通道不畅、出口标志管理与维护、疏散照明管理与维护等。由于涉及员工安全的紧急应急项目,集团立即启动了改进计划,并完成了改进,努力实现公司保护员工安全和权益的最高原则。
调查结束后,审计团队还建议集团仍需加强对国际产业标准和地方法律法规差异的理解,组织审查会议,要求有关单位改进,更新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调整操作程序,加强政策的倡导和实施,深化改进的力度和广度。
富士康于2022年宣布ESG 32个长期指标,其中劳动权益保护是我们最重要的指标项目。因此,去年富士康参考了世界一线客户最严格的规范和世界人权宣言(UDHR)、国际劳工组织(ILO)和道德贸易行动(ETI)等公认标准,修订集团行为准则CoC,并公布EMS行业第一责任标准Responsibility Standard,此外,还发布了人权专章,加强富士康对员工劳动权益的重视。集团还首次与第三方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可持续奉献调查。结果表明,整体可持续奉献率为82%。员工在实现潜力和参与声音方面优于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在组织效率方面也有较高的认可度。除了内部例行审计外,跨国第三方审计还希望通过独立的专业审计机构验证集团在ESG的实施情况,作为富士康持续优化的依据。
作为富士康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集团可持续推广办公室也在今年第一季度举办了首届“鸿海富士康可持续奖”,以积极鼓励的方式,表彰集团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杰出贡献,促进个人和团队的ESG概念,通过各种案例,为集团各单位提供改进参考。
例如,在郑州工厂,为了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们通过各方热线收集了10多万条需求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回复员工解决80%的问题,增加跟单系统和应急反馈系统,从被动回应员工到主动回应员工,并推广到深圳和太原工厂,惠及41万名员工。成都工厂对机电设备进行了节能改造,包括变压器、表冷器、真空机、抽风机、空调柜等技术升级,实现年节能 566 万 kWh,年节碳量 584 吨CO2e/年。印度工厂充分发挥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在工厂和社区推广ESG行动,如参观孤儿院、捐血活动、开展女性自卫训练等。
2024年初,第三方ESG审计机制完成了大陆和印度工厂的第三方审计;2024年实施东南亚、欧洲、美国等海外工厂的风险评估,识别需要第三方审计的重点机构,规划下一波审计行动。富士康作为行业领袖,也承诺以最严格的标准实施“自我规范”EPS+ESG=除了“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外,还要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